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
那么,支原体是什么?多大的小孩容易得?今天我们特邀即墨区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张定荣主任医师,带大家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北方地区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
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图源:见水印)
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发热退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属于间质性肺炎,因此临床体征往往轻于影像学检查结果,而且临床症状消失后,肺部影像学检查还可能有炎症表现。
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因此,市民朋友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肺炎支原体感染怎么预防?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孩子发烧需要测支原体吗?
如能检测鼻咽拭子、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核酸灵敏度高、特异度高、不受时间和免疫功能限制等优点,已被认为是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
但因价格高,标本采集如不合格,容易假阴性,如果检测污染,容易假阳性。所以目前好多医院还是抽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但在发病早期意义不大。
因为产生抗体需要时间,所以一生病就查,即使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是支原体感染。
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能产生IgM、IgA、IgG类抗体。IgM抗体一般在初次感染7天左右开始升高,2~3周达到高峰,4周时下降,2~3月降至最低。所以抗体产生后在部分治愈患儿体内会持续一段时间,出现抗体持续2-3个月都阳性情况。
我院目前只能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它是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如刚生病时,查抗体是阴性的,病了一周左右或4-5天复查,成阳性了,那就提示是这次的感染了,这时是有意义的。
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儿科医生更注重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流行情况以及特殊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根据经验判定是否要用阿奇霉素口服或静滴治疗,
我们目前对病房因肺炎住院的孩子虽然入院时查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但仍按肺炎支原体感染经验治疗,一周左右出院时再复查基本都是阳性了。
如果孩子即使真的是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很多时候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微,对人体影响很小。如确诊是目前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只要遵从医嘱及时治疗,预后相对比较好,无需引起太多关注,也真的不用恐慌。
本文根据澎湃新闻、Drzhangdr等公众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