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网友和身边朋友表示自己“三阳”了,有的表示自己 “三阳”的症状很轻,还没感受到就已经康复了,有的则表示“三阳”的症状比之前严重。“三阳”话题还一度上了热搜。
8月15日,北京的赵女士醒来后感到浑身疼痛、咳嗽、嗓子痛。测了抗原后,她明白自己又“阳了”。这是她继去年12月和今年5月后,第三次感染新冠病毒。“症状比第一次轻,和第二次差不多,体温没有超过38℃。”赵女士说。
她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32周疫情周报显示,北京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上周有所上升,新冠病毒感染居报告病例数首位。社交媒体上,有关“三阳”的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那到底什么是“三阳”?大家该注意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三阳”的患者数量多吗?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总体仍处于低水平流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来看,7月份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以及新冠重症病例数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相比6月,7月份全国报告的新增新冠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都有所下降。
综合监测数据和近期相关研究显示,今年5月份新冠“二阳”高峰期至今,医院门诊一直都有发热患者就诊,这些患者中既有“首阳”,也有“二阳”和“三阳”的病例,但“三阳”患者数量很少。
“三阳”的症状更严重吗?
总体来看,“三阳”患者的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头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热症状不明显,较少出现比“首阳”和(或)“二阳”症状更重的情况。
反复感染会影响免疫系统吗?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称,新冠传染性极强,得过后抗体自然衰减且没有绝对的保护性新冠疫苗,基本上多数人每年会感染1到3次。但对于免疫正常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造成严重肺炎或器官损害的风险非常低,不用担心“二阳”“三阳”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他也强调,需关注基础免疫低下人群,如肿瘤患者,糖尿病,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等,再感染并导致严重肺炎等疾病的住院病人绝大部分都来自这类人群。
新冠变异株EG.5对“三阳”有何影响?
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变异株EG.5仍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家族的一员,是变异株XBB.1.9.2的一个后代谱系。其对人的毒力并没有增强,但免疫逃逸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更强,因此推测其传播性有所增加,但并不比其他奥密克戎变种更严重。
目前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对该变异株仍然有效,且无论是家庭抗原检测试剂还是在医疗机构进行的核酸检测,都可以很好地识别这种变异株。因此,变异株EG.5造成的危害在可控的范围内,尚不需要担心EG.5可能带来的新一轮疫情影响。
如何更好防范“三阳”?
1.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或进入人群密集型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2.做好个人和家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 根据国家相关方案要求,对60岁以上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高风险感染人群且已完成基础免疫或已感染新冠病毒者,适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优先推荐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综合整理自安徽疾控、中国新闻网、临床资料库等公众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